Image Image

新闻资讯

国产 GPU 再添新力!象帝先 “伏羲” 架构芯片完成流片验证

时间:2025/09/05

返回列表

在国产GPU产业井喷式发展的浪潮中,又一重磅成果正式落地。

近日,安孚科技在互动平台披露关键进展:其投资的芯片厂商象帝先,自主研发的新一代“伏羲”架构GPU芯片已顺利完成流片验证,

在图形渲染能力与并行计算性能两大核心维度均展现出优异表现,进一步丰富了国产高端芯片的产品矩阵。

此次“伏羲”架构芯片的突破,离不开资本加持下的技术加速迭代。据悉,自获得安孚科技投资后,象帝先的新品研发进程明显提速,

此次推出的新一代“伏羲”架构芯片,在硬件规格上实现了重要突破——采用先进的5nm制程工艺,FP32精度下算力可达160TFLOPS,

同时集成12GB HBM2高速显存,无论是数据处理效率还是图形运算能力,均达到国内同类型产品的领先水准。

值得关注的是,“伏羲”架构并非单一产品,而是将衍生出两款定位差异化的GPU新品,分别瞄准不同核心市场:

伏羲 A0:聚焦高端图形渲染领域,核心目标是填补国产高端渲染芯片的市场空白。当前国内高端渲染场景长期依赖进口产品,伏羲A0的推出,有望为影视动画、建筑设计、工业仿真等对

图形渲染精度要求极高的领域,提供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解决方案。

伏羲B0:创新性地实现GPU与NPU的技术融合,重点发力端侧模型部署场景,尤其瞄准快速兴起的AIPC(人工智能个人计算机)市场。

从兼容性来看,伏羲B0将全面支持LLAMA、ChatGLM-6B、Stable-Diffusion、Sora、DeepSeek R1 1.5B/7B等当前主流的AI模型在端侧设备上的部署需求,

意味着未来搭载该芯片的PC、终端设备,无需依赖云端算力,即可实现AI绘图、智能对话、视频生成等功能,为AIPC的国产化落地提供关键硬件支撑。

据象帝先官方信息,目前新一代“伏羲”架构芯片已进入流片阶段,两款新品的后续量产与市场推广进程,将成为衡量国产GPU在高端化、场景化领域突破成效的重要指标,

也为国产半导体产业在算力竞争赛道上增添了新的竞争力。

c48911b30f6f481095d50bf4a313a808.jpg

提交需求

泰盛国际提供您需要的电子元件。泰盛国际代表将在 24 小时内就产品定价和供货情况与您联系。
看不清,请点击图片更换
提交